新风节能系统

一、新风节能系统的定义:

新风节能系统是通过自然冷源冷却技术引入室外冷空气对通信机房进行冷却,并与机房原有空调设备进行联动,从而有效降低空调的运行时间,降低机房电能消耗。

新风节能技术是一种借鉴了采暖通风中的新风机组,针对通信机房自身环境要求而设计出的集通风系统、控制(监控)系统、气流组织于一体的节能系统。

利用自然冷源冷却技术实现新风节能的主要方式有二种。

1. 自然通风新风系统

1)新风机组  

2)排风机组  

3)室内加湿器  

4)控制器、传感器

2. 热交换新风系统

1)空气换热器

2)智能管理单元

二.新风节能系统的选择

1.正确选择系统并合理应用是这类节能技术推广的关键。

2.慎重选择厂商是关键的第一步。

3.另外对通风系统的选择也要综合考虑。

三、新风节能系统的测试现状

要测试新风系统是否有节能效果,首先就必须保证在开新风系统运行时温度的范围与空调运行时的温度范围一致。连续测试6天,测试记录室内外环境温、湿度值,保证在两种供冷状态下,室内温度在相同的范围内,否则所谓的节能率就没有说服力。

现有的新风系统要正常运行,前提是空调机制冷功率足够大;如果空调制冷功率不够,不能将室内空气的温度降到新风系统所能开启的设置温度点以下时,即使室外温度再低,新风系统也不会启动,所以如果接入网机房本身空调制冷功率不够,新风节能系统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三.通信机房引入新风系统后预计的节能效果分析

以广州市电信分公司某接入网机房为例:机房面积约80m2,机房电源为艾默生系统(PS48600-213/50),直流负载用电量66A×54.1V=3570.6W,空调系统为两台三凌柜式空调(制冷量7500W×2=15000W),额定电功率为3270W×2=6540W,制冷功率远远大于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以下式计算:

Q=G×1.01×△T=ρ×V×1.01×△T

式中:

Q=3570.6×0.9=3212W=3.212KW(总显热);

(假设直流负载的耗电量90%转化为热量)

G空气流量,kg/s

V为新风系统风量 ,式中V=0.88m3/s(新风系统的测试最大风量)

ρ为干空气密度,1.185kg/ m3

1.01为干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K)

△T=Q/(ρ×V×1.01)=3.212/(1.185×0.88×1.01)= 3.05度

也就是说只有室内外温度差大于3.05度才能将这部分显热量带走。如果要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度,只能在室外空气温度低到22度通过排风扇才可能将室内的热量全部带走。

新风节能系统年总体节约费用为:直接节电费用加上间接省掉的空调维护费用减去新风节能系统更换滤网费用。根据一般新风节能产品的价格,基本可在3-4年收回设备投资。因此可以说,新风技术的引入在节能方面是有成效的。

四.通信机房新风节能技术引入需要考虑的因素(关键的指标)

1.温湿度

2.风速、风量

3.噪音

4.洁净度

5.气流组织  

6.系统的稳定性

五、新风系统需要关注的问题

1.、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通信设备也有可能带来伤害。

2、温度采集探头的精度很关键

3、应充分考虑到售后服务的问题

4、空调的断电方式

六、建设新风系统的新思路

如果充分利用我们所建设的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只需要利用现有的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前端采取模块的两个开关量通道,同时在监控中心通过程序对采集的温湿度进行对比,发送开关信号,控制每一个接入网机房风机及空调的开启及关闭,这样在接入网机房中就可以不采用专用控制模块,大大的节约成本,而且由于只有风机这样一个通用件,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售后服务的问题。

七.结论和建议

从对市场上现有新风节能系统的测试来看,没有一个厂家的产品尽善尽美,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缺陷,且产品没有经过一个商用周期的检验,对新风系统的安全性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建议在新风节能技术的应用上应选择非核心通信机房进行试用或推广,以确保核心网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Copyright©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我们 | 沪ICP备1200229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