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传播学(communication studies)是研究人类沟通行为的学科。传播广义上讲,指任何信息在个体间传布交流的过程,又称为沟通,交流,通讯,通信等。早期西方学者对“传播”定义为:发送者通过某种媒体以某种格式来传递信息到收信者,以达致某个目的,但学科发展至今,其定义已远不止于此。

当代传播学涵义广泛。按传播对象来分,可分为大众传媒,组织内交流,家庭关系,人际交流等几大范畴。按传播渠道分,又可分出非语言交流,电信等几个分支。按信息内容及目的来分,又可分出新闻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有些领域过于复杂,一般被单独划开学科,如语言学,电影学,电子信息技术等,但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传播学的一部分。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讯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典型的传播模式

一次典型的传播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发讯者 (Source/Sender)

讯息 (Message)

渠道 (Channel)

接受者 (Receiver)

其过程,简而言之,是发讯者将讯息以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加密(Encode),再透过沟通渠道传递到接受者,由接受者自己解读(Decode)出发讯者的讯息。

以电台这大众传播媒介为例,电台的员工(发讯者)将资讯(如新闻)以声音加密,透过大气电波(大众传播媒介)这渠道,传送到听众(接受者),听众在脑海中解读声音,从而得到资讯。

传播学史

尽管从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交流传播这过程一直在进行,但是,传播成为一专门学科,却是从二十世纪的美国开始的。不少大学在二十世纪中开始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而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则起步更晚,于80年后才开始(不包括传统的广播学院等)。

传播通讯史

传播的方式由口述传播经过多个阶段到目前的网络传播时代。

口述传播(Oral communication)

文字传播(Literal communication)

印刷传播(Press communication)

1044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450年,日耳曼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

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

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

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

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

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

二次大战爆发,电视事业中断,战火突显广播发送成本低、接收容易的特性,听众再次增加。

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

电子传播(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网络传播(Internet communication)

1955年,美国为了大战的需要,发行了第一部军用电子计算机。

1969年,美军建立阿帕网(ARPANET),目的是预防遭受攻击时,通信中断。

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因特网。

1993年,美国宣布兴建信息高速通路计划,整合电脑、电话、电视媒体。

传播学的类别

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自我沟通(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传播史

网络传播学

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学的微观研究,分析如何有效传递讯息,控制噪音的负作用。

科技传播学

媒介文化

新闻学

广告学

公共关系学

媒体素养

传播生态学

Copyright©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联系我们 | 沪ICP备1200229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