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即“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相似,“东数西算”是一个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针对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东部不足、西部过剩”的不平衡局面,引导中西部利用能源优势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向西,算力向东”,服务东部沿海等算力紧缺区域,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
实施方案
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西部: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
依托八个算力枢纽,有利于集中政策和资源你,着力优化网络、能源等配套保障,更好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由东向西有效转移。
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张家口集群、芜湖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韶关集群、天赋集群、重庆集群、和林格尔集群、中卫集群、庆阳集群、贵安集群
在八大算力枢纽内,进一步设立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每个集群是一片物理连续的行政区域,具体承载算力枢纽内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项目意义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从国家战略、技术发展、能源政策等多方面出发,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启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国家工程,首次将算力资源提升到水、电、燃气等基础资源的高度,统筹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
“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技术视角来看,就是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实践真理,也是我国在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化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而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也同样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化,从而广泛服务于我国数字社会转型中的方方面面,加速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
一、“东数西算”工程是推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东数西算”工程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抓手
三、“东数西算”工程是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助力
保障东数西算实施的关键问题
一是要解决算力供给问题。
二是要解决算力输送网络的问题。
三是要解决算力的调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