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2的空中接口演进称为AIE(Air Interface Evolution),工作分为Phase1和Phase2两个阶段。
Phase1完成多载波HRPD即NxEV-DO,主要目标是提高峰值数据速率并保持后向兼容同时尽可能减小对基础硬件的影响,通过对多个HRPD载波的捆绑,既保持良好的后向兼容,又能够迅速完成标准化和市场化进程。hase1的技术标准EV-DO RevB已经完成起草工作。
Phase2阶段的峰值数据速率目标是前向链路依据不同的移动性,可以支持100Mbps-1Gbps;反向链路支持50Mbps。2005年12月3GPP 2TSG-C工作组初步确定了工作计划:2006年3月底完成候选技术的征集工作,2006年6月确定Phase2的整体技术框架,2006年12月完成标准baseline,2007年4月颁布正式标准。
3GPP2在Phase2阶段,将会引入大量的新技术,比较热门的是OFDM、MIMO等技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解决了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实现问题,加上栅格编码、软判决和信道自适应等技术的应用,使得OFDM技术更趋于实用化。MIMO与OFDM的结合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
技术标准
高通公司的提案命名为UltraHighDataRate(UHDR),包括后向兼容的UHDR-DO和基于OFDMA的UHDR-FDD/UHDR-TDD。UH?DR-DO前向链路尽量保留DO的导频和MAC信道,CDM和OFDM复用时频资源,同时通过利用DO系统中部分guardband传输OFDM符号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反向链路通过增强ARQ、分组编码和可变速率提高性能。LBC提案UHDR-FDD/UHDR-TDD采用OFDMA和MIMO等技术,系统峰值速率高达260Mbps。摩托罗拉公司的OFDM和DFT-S-OFDM方案与3GPPLTE确定的多址方式相同,在采样速率、子载波间隔和帧结构上尽量与DO兼容。
LGE目前重点提交了SBC提案,主要设计在前向链路,SBC模式为OFDM/ClassicalMC-CDMA&NxEV-DORevB,尽量保留DO的控制信息。LBC模式为OFDM/ClassicalMC-CD?MA。其中OFDM主要用于分组交换业务,Clas?sicalMC-CDMA用于电路交换业务和控制信息。
KDDI并没有提交一个完整的技术框架提案,而是提出了RotationalOFDM传输技术,通过增强频率分集增益提高多载波系统的性能中国也提交了一个方案,名为“HRCZ”(Huawei、RITT、ChinaUnicom、ZTE)。
国内产学研单位合作,融合国家863FuTURE项目、华为和中兴等单位的研究成果,由RITT、联通、华为和中兴共同提交了基于OFD,MA多址方式的联合提案。从仿真结果来看,与其他公司提交的提案的性能相当,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