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通信技术,它通过无线电讯号来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 技术原理:
- RFID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
- 当RFID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形成耦合及通信时,读写器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一般是微波,1-100GHz),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后,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 系统组成:
- 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Reader)、电子标签(Tag)和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 读写器又称为阅读器或询问器,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 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 应用特点:
- 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识别多个目标。
- 识别速度快,操作简便。
- 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如雨雪、粉尘、油污等。
- 安全性高,数据可以加密传输。
▇ 应用领域:
- 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交通管理、医疗、防伪技术、物流、安全防护、管理与数据统计、零售、畜牧业、教育等多个领域。